作者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12月6日,财政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针对社保基金的相关规则制度进行调整优化。《管理办法》主要对社保基金投资作出哪些调整优化?将如何影响资本市场?
首先,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从投资业绩看,2022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5.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投资收益率为-4.53%),出现了一定的亏损。但是社保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兼顾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更关注长期稳定回报率。数据显示,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7.66%,累计投资收益额16575.54亿元,收益率是非常理想的。7.66%的长期收益率是跑赢银行存款等收益,体现了社保基金聚焦长期投资的价值理念。
其次,此次规则优化调整主要在投资范围、管理费率以及投资监管比例上。在管理费用上,规定股票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8%,债券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3%;货币现金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1%;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年费率不高于1.5%;托管人提取的托管年费率不高于0.05%。而此前只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提取的委托资产管理手续费的年费率、社保基金托管人提取的托管费年费率作出规定。适度下调并细化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的类别和上限,所节省的费用将会计入社保基金的资产,降低投资成本,这将提升社保基金的预期收益率。同时,《管理办法》还将社保基金的投资品种进行了细分,规定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和30%,并将境内和境外投资全口径纳入监管比例。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在A股中持仓有60余个组合,合计持股市值高达4139.17亿元。其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规模最大,9只大蓝筹股持有市值达2214.64亿元。与已投资股票类、股权类比例相比,目前社保基金还有较大的加仓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灵活度。这对稳定资本市场的表现、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和投资者的信心也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