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论汉语国际教育未来发展,教学,大赛,来自
本报电 日前,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jiao)学会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ban)的第二(er)届全(quan)国汉语国际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汉语+”全(quan)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neng)大赛在浙江省绍兴市举办(ban)。
来自北京大学、复(fu)旦大学、浙江大学等48所高校的91位(wei)专家和110名中外学生分别参加了(le)此次论坛和大赛。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吴春相(xiang)就汉语教学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le)新思考;浙江大学语言与认识研究中心教授徐慈华基于三维超媒体的汉语教学环境(jing)建构,立足于营造和形成(cheng)多维互动(dong)平台的全(quan)新教学环境(jing),探究了(le)汉语国际教育的新路径、新特色;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姜丽萍表示,新形势下辨明国际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新内涵,对国际中文教学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三届“汉语+”全(quan)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neng)大赛中,来自井冈(gang)山大学的涂金(jin)朵、上海师范大学的童兰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茅佳慧获得了(le)本科组的特等奖,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杨亚薇、苏州大学的王晓凤获得了(le)研究生组的特等奖。
(刘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