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徐婧)历时四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项目建成投用。27日,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获悉,上述项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即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它们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2019年10月正式开工,2023年11月全面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配套共享设施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
被誉为“文化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由三座独立的建筑体组成,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4个室内剧场和1个户外露天剧场。其中,歌剧院拥有国内最大、功能最全的沉浸式扩声系统。正在进行的“开幕艺术周”推出9场剧场内演出和20场艺术活动,为公众打造全天候艺术体验。2024年,北京艺术中心计划安排300场演出、300场艺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