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广发E秒贷客服热线电话
2023-12-15 11:46:55
广发E秒贷客服热线电话:025-8197-8888二线电话:025-8197-8888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热线容易占线;请您多拨几次;敬请谅解!全天候、全天时为您服务。咨询各方面问题–用心服务,解决客户问题,真诚沟

位于长三角西部的浙江衢州,是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乡,是儒学文化在江南的传播中心。这座人文厚重、彬彬有礼的千年古城,不仅在“硬核”产业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中也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近年来,衢州协同推进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与南孔“礼”文化深度融合,实施新时代“三民工程”,推出“民情直通车”、“邻礼通”等创新举措,以及打造“早上好”治村兴村模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城市治理“样本”。

12月12日,由5大央媒、著名作家、网络大V及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共同组成的采风团走访了衢江区莲花镇、柯城区斗潭未来社区、常山县达塘村等地,探寻衢州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宝贵经验。

通过衢州这扇窗,我们看到了浙江之为、中国之治。

一辆车“化解”矛盾纠纷

在衢江区莲花镇,一辆贴着“民情直通车”几个大字的七座车吸引了采风团的注意。

“直通车”车身不大,但五脏俱全。车上配备专线电话、执法记录仪、电脑、扩音器等办公用品,以及消防、医疗等急救设备。

莲花镇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民情直通车”是今年推出的创新举措,承担着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的功能,还承担了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处置、政策宣传和多事项“上门办”“一次办好”的作用。

莲花镇的“民情直通车”。

这辆可移动办公的“直通车”,作为指挥中枢,配备了由值班领导、老干部、民警、志愿者、村级联络员和若干名机动人员组成的机动队伍。每天都有一支队伍值班,“一站受理”群众反映的所有问题,并即时跟进处理,要求“凡事有交代、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莲花镇的党委书记陈建峰介绍称,“我们还开通了民情热线,由专人负责接听、记录和反馈,只要老百姓有问题打这个电话,干部就直接开着车去点位上解决问题。遇到当场不能解决的,我们通过回执单将事项交给相关部门。”

陈建峰举例说道,一个月前,一位村民致电反映,有人将沙石堆放在他的地块上因而发生了纠纷,直通车迅速到达现场,仅仅一小时,就将双方的场地租赁问题达成一致,化解了矛盾。

不过,在此之前,莲花镇下辖村里的村民遇上问题并不愿意来镇上求助,而是选择直接到市里或是省里的信访部门。

在莲花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人员正帮助老人办理相关事宜。

陈建峰说,“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村民的诉求被村干部、镇干部无意间忽略掉了,认为这类小事不重要,就懒得理了,不上报也不处置,长久下去,干群关系就紧张了。老百姓绕这么一个大弯子,归根结底是对干部的不信任。现在有了民情热线,只要村民打电话,我们就立即开车到现场,让老百姓感受到打电话是真的有效,他们心里就踏实了。”

“民情直通车”自推出后,成效明显。今年3月以来,已累计受理事项449件,办结389件,办结率89.85%。4月到11月,纠纷类警情从79起下降到39起,同比下降50.63%。值得一提的是,莲花镇初信初访满意率从2020年的24%上升到今年的86%,治理效果与群众满意度双双提升。

陈建峰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依靠的是稳定的基层基础,需要从细微之处破解难题,让老百姓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才能融洽干群关系,“老百姓只要真正认同我们,肯定就会支持我们的工作,村子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得更好。”

一个APP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未来社区建设,是衢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落实“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又一重要体现。

这几年里,衢州掀起了未来社区建设新高潮,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如同一辆辆高速列车,通过前沿探索,载着成果疾驰而来,书写着人民美好生活的“衢州方案”。

在衢州市柯城区斗潭社区,我们已经可以一睹未来社区的模样,“科技感”、“未来已来”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斗潭未来社区位于衢州“南孔古城”核心区域,曾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6年前,这里的30幢房屋被确定为等级最高的D级危房。2017年7月,柯城区正式启动斗潭片区D级危房治危解危工作。2021年年初,焕然一新的小区建成,同年5月,斗潭未来社区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名单。

斗潭社区全景。

工作人员向采风团介绍,斗潭未来社区充分利用区块优势,将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引入小区。一方面,在室外打造“三区”,即两个全龄主题活动区、一个斗潭公园主题活动区,集成8028方共享庭院和6万多方绿色空间。而室内则集成菜场、食堂、人才公寓、文化礼堂、双创空间等10余项公共服务,充分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叠加、“宜业、宜居、宜游、宜文”四宜兼具。

除了打造全新的生活空间,斗潭未来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多了一份“人情味”,保留了独属于这里的烟火气。

斗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雯提到,老斗潭社区位于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中央,遍藏各类小吃、排档,是老城区首屈一指的繁华生活区,是几代衢州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原点。“在社区创建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老树回迁,老物件、老照片收集等工作,并通过城市‘邻礼汇客厅’中植入90年代家庭、老网红餐厅等方式,实现老城的记忆再现。”

李雯介绍,近年来,斗潭社区通过数字化改革,依托“邻礼通”APP打造民情“数据库”,解决了纸质档案更新不及时、数据不精准等问题,通过动态归集各方数据,形成了数字化、组织化、动态化的现代社区建设数据底盘。社区居民也可以通过“邻礼通”进行报事报修、开展志愿服务等等。

在信息采集“精准画像”基础上,斗潭社区对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基础疾病等20类重点人员推行“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通过“部门数据融合+网格动态走访”,提供个性化服务,真正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未来社区是“新事物”,没有先行经验可循。衢州先行先试,以未来社区为实践共同富裕的新载体,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衢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无论是“民情直通车”还是“邻里通”,都是衢州深化落实“三民工程”(编者注:即民情档案、民情沟通、为民办事全程服务)的具体体现,让干部有动力,让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三民工程是衢州的招牌,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一句“早上好”让落后村变全国明星村

在加快建设城市未来社区的同时,衢州也把目光投向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另一重要板块——乡村。

“早上好”书记陈重良。

时值初冬,细雨绵绵。当澎湃新闻记者走进位于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南部的达塘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一间间错落有致的民居有序地排列着,与连绵起伏的山丘、静静流淌的河水交相辉映,时不时还有鸟群飞过……

就在11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其中,达塘村榜上有名,成为衢州市5个获评示范村之一,也是全县唯一上榜的示范村。

很难想象,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基础薄弱、位置偏远的落后村,而达塘村的蝶变秘诀始于一个叫做“早上好”的故事。

时间回到2017年,在外经商多年并小有成就的陈重良作为乡贤被邀请回达塘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重良太熟悉这个他出生以及长大的村子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刻在他的脑海深处。每当回村,他看到的是脚下一片荒草凄凄,远处也是一片荒草凄凄。

陈重良说,“我15岁初中毕业,外出打工,通过奋斗赚了钱,也改变了自己。但我每次回村,村里一点改变都没有,这让我萌生了想要挑战自己改变村庄的念头。”

不过,在陈重良上任后,第一次召开的村党员大会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当时,参会的人数连一半都不到。

这样的情况让陈重良忧心不已,而改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陈重良从鲁迅先生刻在课桌上的“早”字获得灵感,概括提炼了“早上好”精神——早的状态,就是争先;上的劲头,就是赶超;好的追求,就是事事好、人人好、村村好。

从这天起,陈重良逢人就说“早上好”。“当时,村民们不理解我说的‘早上好’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有的人甚至说我傻。”当谈及彼时的场景,陈重良自嘲地笑了笑。

往后的日子里,在陈重良的带领下,村委干部的热情高涨,也逐渐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早上好”的问候正式成为达塘村崭新的精神面貌。

陈重良向澎湃新闻介绍,2018年,村集体牵头流转村口的荒山,统一种植桃树,建成“石林桃园”,配套建设游步道、观景台等设施。为了吸引游客,达塘村每年都举办桃花节,并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被评为省级3A景区村。

达塘村桃花盛开的美景。王建华 摄

近年来,陈重良又先后将废弃的水泥厂改造成民宿、成立了茭白种植合作社,让村民们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在“早上好”精神的带动下,达塘村这片昔日贫瘠的土地开始丰腴,村里从过去没有支柱产业发展到如今每年村集体收入达百万元,成为浙江省的美丽乡村之一。

如今,无论是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陈重良们”,抑或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民情直通车,再或是承载人居、文化等多元功能的未来社区,正成为衢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普遍形态。

在长三角西部,一个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示范城市正阔步走来。

? ? ? ? ? ? ? ? ?